欢迎您进入乐山市河长制办公室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乐山市河长制办公室
首页 > 专题专栏 > 乐山市河长制办公室 > 工作简报
抗牢上游责任,筑牢生态屏障
发布时间: 2023-08-17 10:37    来源:市水务局
打印 分享到 :

8月15日,首个全国生态日,全市各地和市级相关部门紧密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题,开展各类宣传活动,普及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营造了自觉守护美丽家园的浓厚氛围。

乐山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扛牢上游责任,持之以恒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乐山。全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7年位居全省第二,生态环境状况持续为“优”,森林覆盖率提升至61.03%。

一、塑造生态家园高颜值

以规划为引领构建绿色发展格局。编制《乐山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高质量完成“三线一单”优化完善工作及成果发布,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分区管控的空间格局和准入体系进一步优化。全市现有世界、国、省、县级自然保护地18个;金口河区、沐川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全境纳入重点生态功能区,占市域总面积的52%。

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在原有5部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基础上,去年以来新制定出台《乐山市三江岸线保护条例》《乐山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夯实守护绿水青山的法治保障。常态化开展“五清”行动,动员党员群众力量参与城乡环境治理。

提升湿地生态修复功能,全市湿地总面积达30990.25公顷,已成功建成大瓦山、桫椤湖、沙湾大渡河国家湿地公园。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强化森林资源和陆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建立了以保护大熊猫、四川山鹧鸪等珍稀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森林生态系统为目的的4个自然保护区和14个自然公园为主体的保护网络体系,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跑出绿色发展加速度

举全市之力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深入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全力打造以光伏全产业链为重点的中国绿色硅谷,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7户、省级绿色工厂19户、省级绿色园区1个,6家矿山列入国家级绿色矿山名录库,乐山高新区进入全省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名单。

把生态优势转变为资源优势,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胜势。峨眉山市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项目入选全国试点名单,探索形成“生态环境治理+旅游开发+绿色产业”集约开发模式,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深度融合发展。沐川县被命名为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双向转化路径,形成了以“一根竹、一叶茶、一颗芋、一幕剧”为代表的“两山”转化“沐川样板”。

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截至2022年底,中心城区公交车实现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全覆盖。

三、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保一江清水。实施岷江流域水质管控和小流域攻坚两大行动,开展“五清”行动。我市出境断面(月波)长期稳定在Ⅱ类水质,6个国考、8个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市水环境质量创近20年来的最好水平,峨眉河入选全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守一片蓝天。深入推进“减排、压煤、抑尘、治车、控秸”五大工程,开展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三大专项整治行动,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护一方净土。统筹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等工作,筑牢土壤安全防护墙。加快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初步建成乐山市资源循环利用基地、五通桥循环产业基地、峨眉山水泥产业协同处置基地、犍为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基地“四大无废处置基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