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动态
夹江县地处青衣江—峨眉山暴雨区,幅员面积7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1余万人,水系发达,主要有“一江三河”(青衣江、马村河、金牛河、稚川河)等河流,境内有小型水库35座、水电站14座、山洪灾害危险区112处、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35处、野游耍水地22处、在建涉水工程3处等。
今年以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节奏更快、效率更高、质量更优”主题实践活动,主动作为、攻坚克难,全力以赴抓实抓细防汛减灾各项工作。
一、“紧起来”,强化责任压实。一是县政府高度重视防汛减灾工作,召开县政府常务会议,传达学习全国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并听取工作情况,部署安排今年重点工作。二是调整充实指挥部组成人员,完善“三单一书”和“两书一函”工作机制,细化各成员单位职责,落实划片包干和网格化管理的包保责任体系。三是落实江河、水库、水电站、山洪危险区、江心岛和涉水网红打卡点等一线责任人485名,并进行公示,压紧压实村、组、点“最后一米”责任,确保各项防灾救灾措施落实到终端末梢。四是建立防汛防地灾汛期联合值守工作机制,水务、应急管理、自然资源三部门集中值守,从值班值守、会商研判、预警发布、指挥调度、督责问效等方面加强洪涝地质灾害协同应对。
二、“动起来”,强化防范应对。一是紧扣“六防集成”基层风险治理责任体系,依托市民中心智慧综合指挥调度平台,建立风险防控大数据库,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域、一脑赋全域”,实时监测预警分析,指挥调度指令“快达快办”。二是深刻吸取省内外灾害教训,修订各类防洪应急总体和专项应急预案55个,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应急演练28场次,参加群众3000余人次,覆盖1万人余次。三是出动排查队伍26支,排查人员339人次,共排查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和重要设施551处,发现隐患19个,按照“清单制+责任制+时限制”完成整改16处,没有整改的均落实应急措施。四是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开展各种专题培训等活动,向广大群众普及防汛减灾知识,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册、宣传单10000余份、明白卡4000余张,接受群众现场咨询1500余人次,教育引导社会公众树牢“自身是生命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
三、“跑起来”,强化应对处置。一是建立青衣江流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与周边6个县(市、区)签订联防联控合作协议,督促镇(街道)和村(社区)签订联防联控协议,实现流域内“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响应。二是调整充实县级水旱灾害防御专家库人员11名,为抗洪抢险提供技术支撑。组建“一主两辅”应急救援队伍107支1671人,全部点验到位,随时参加抢险救援。健全“3人1屋”临灾处置救援机制,落实处置指挥官”、过程“监管员”、安置管理“责任人”790名,压紧压实转移救援和险情应急处置全过程、全链条、全环节管控。三是储备砼四面体500只、编制袋2万条、土工布4800平方米、彩条布6300平方米、铅丝网片1144片等一批防汛抢险物资,确保关键时候拿的出、用得上。加强数字孪生建设,优化监测预警站网布局建设,全覆盖维修养护各类监测预警实施设备258处,擦亮“千里眼”练就“顺风耳”。四是采取“揭榜挂帅”方式集智攻关,着力解决山洪灾害防御的痛点难点。投资3.0254亿元,完成金银河山洪沟3.3公里和稚川溪小流域6公里整治,实施龙头河、马村河、蒲堰河“三条河”16公里水系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开展麻柳河、稚川溪、南安溪等3条小流域“四预”算据建设,更新改造水雨情监测10站,在华头镇和木城镇中风险区安装新型入户报警终端100户,实现“一键拉响”快速报警,增强“喊醒叫应”能力。
下一步,我县将“以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紧起来、动起来、跑起来,下好“先手棋”打好“提前量”,掌握主动权,落实各类风险防范措施,并想细、想全、想极端、想万一,切实提升防汛减灾综合能力,确保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