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事要闻
乐山市沙湾区地貌特征概括为“七山、两丘、一坝”,“七山”中七成以上是喀斯特地貌,总面积达298平方公里。近年来,针对喀斯特地貌土壤贫瘠、土地退化、地表缺水等特性,沙湾区利用荒山、荒坡、废弃工矿用地发展种植业,累计治理2.8万余亩喀斯特地貌。
一是以园促治。沙湾区先后在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投入项目资金2亿元,通过合理规划,实施坡耕地、耕地修复等水土流失综合整治措施,提升喀斯特地貌低效耕地,改善园区基础设施,兴水固土,建设美丽乡村道路、山坪塘、污水整治提升、沫江村移民健身活动广场和健身步道等项目,极大地改善园区生态环境,实现了荒山、荒坡治理推动水土流失治理的新局面。
二是以产兴业。在太平镇绿化村、沫江村,通过背土填山、去石覆土治理石漠和荒滩、改良树种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在喀斯特地貌上改良土壤质量、提高土壤抗蚀能力,缓减水流速度,降低水土流失率,促进减轻和提高土地利用率,在喀斯特地貌种植川佛手、柔毛淫羊中药材,创造出“两味药”的“石缝经济”,治理与发展良性循环,建成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在沫江村300亩废弃工矿用地上建成“仙灵药谷”科技育苗基地。发展成全国最大规模川佛手、柔毛淫羊藿种植基地,荣获中国川佛手、柔毛淫羊藿之乡,实现年产值约7.15亿元,让昔日“石山”变“青山”进而变“金山”,走出了一条山区发展富民产业的乡村振兴之路。
三是以业带游。在罗一村片区调整产业结构,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带动,种植形成了5000余亩以水果、花卉苗木、茶叶种植的特色创业产业园,形成了儿童娱乐、休闲体验、水果采摘、特色农家乐、销售小商品等的乡村旅游新业态,园区内,蜿蜒成网的水泥小道上设置了不少供游客拍照歇脚的“打卡点”和凉亭,吸引了不少春游踏青的游客拍照留念,带动了全村村民致富奔康。
沙湾区将继续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继续发展好“石头缝里抓产业”的现代特色产业之路,发扬点“石”成精的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全面践行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意见,努力克服不利自然条件,奋力推动沙湾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