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事要闻
初夏时节,气温持续攀升。5月10日,在乐山市井研县境内的都江堰灌区白井干渠工程施工现场,白井干渠出水口高度约4米的引水隧洞里面凉意阵阵,与洞外近30摄氏度的气温形成巨大反差。

都江堰灌区井研白井干渠出水口施工场景
工程2标段主洞加支洞总长约15公里,预计8月全部贯通,比原计划提前3个月,目前正全力攻克最后的1.29公里。
近日,省水利厅将2025年确定为“项目攻坚年”。当前,乐山市正锚定“攻坚”目标任务,全力推进建设进度、扩大有效投资,努力形成更多工作量、实物量。
在白井干渠出水口工作面,随着悬臂式掘进机钻头不断转动,大块岩石纷纷脱落,掉入下方的清渣车,单个工作面平均每天进尺4—5米。白井干渠是西南地区在建的最长引水隧洞,工程穿越的地方多为浅丘地貌,地下岩石以砂岩、泥岩等低硬度岩石为主。岩石硬度低,掘进施工宛如在豆腐里钻洞,每开挖一小段就要紧接着做支护加固措施,施工难度和用时自然增加。
一方面是施工难度大,另一方面是工期任务紧,此外,洞内环境的不确定性也给施工带来不小的挑战。
增加作业面,是提高隧洞施工进度的法宝之一。如果隧洞施工相向而行,最多只有进水口、出水口2个工作面,但经过勘测后,参建各方决定采取长隧短打的方式提高掘进速度。所谓长隧短打,即在主洞一侧先打通5个施工支洞,把主洞切分成6个施工段,使作业面从2个增加到12个。目前工程总体进度已近七成,预计明年上半年实现全线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