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的乐山城区,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在此汇流,水清岸绿,景色宜人。市民和游客纷纷在岸边散步休闲观景,乐享这美好的水生态环境。
三江汇流
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生态屏障,近年来,我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工作,持之以恒打好碧水保卫战,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绘就生态新画卷。
全市地表水6个国考、8个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2个市级、14个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2个国考地下水环境质量考核点位水质达标率100%。我市获评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峨眉河入选四川省美丽河湖优秀案例。
健全制度共护一江碧水
我市是四川省河网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境内水系发达、河湖众多,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有中型水库8个,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及其它重要河流104条,出境流量占长江三峡入库流量的三分之一。
乐山市河湖长制相关文件
以河湖长制为牵引,我市构建市、县、乡、村、组“五级河湖长”体系,开展巡江、治水、管河,确保河湖管护无缝衔接、全域覆盖,形成党政同责、河长领导、部门协调、上下联动、全民参与的河湖治理格局。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充分发挥市总河长作用,安排部署河湖管护治理重点工作,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同时,我市还通过完善会议、暗访、督查、协调、考核等20项管护机制,为河湖长制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沐川县开展河湖长制宣传活动
今年以来,30名市级河长牵头抓总,深入一线开展巡河查河问河,带动全市5300余名河湖长开展巡河管护6.1万余次,发现解决各类河湖问题1200余个。我市积极开展河湖长制工作“七进”宣传及“争当河小青·共护母亲河”活动,在全市组织开展节约用水、河湖长制、水法水规等知识宣传350余场次。采取“请进来讲、走出去学”等方式,开展业务培训1.3万余人次,有力提升了基层河湖长和业务人员履职能力,调动了社会公众参与河湖管护治理积极性。加强河湖沿线市(州)、相邻县(市、区)之间跨域联动,完善信息共享、联席会议、联合执法等机制,开展联防联控工作100余次,实现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
大渡河风景道
坚持依法治水,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结合乐山实际,颁布实施《乐山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乐山市三江岸线保护条例》《乐山市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条例》3部地方性法规,以最严密法治促进水生态保护和水污染治理。
多措并举强化管护治理
针对水环境污染“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实际,全市上下深入开展清河、护岸、净水、保水、禁渔五项行动,强力推进河湖综合管护治理,多样化修复河湖水生态。
峨眉河风光
源头截污——聚焦工业、农业、生活三大水体污染源,综合施策,从源头消除隐患。全市累计建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17座、总设计处理规模达31.9万吨/日;建成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01座、乡镇垃圾转运站109座、压缩式转运站70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2454.89公里;乐山市城市生活垃圾环保发电站一期、二期项目全面投运,日处理全市生活垃圾1600余吨,全市生活垃圾处理实现全域覆盖,从源头截断垃圾入河。
茫溪河上研溪湿地全景
科学治水——与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联合实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驻点跟踪研究,构建全市水环境数据管理平台。实施岷江流域水质管控、小流域攻坚、长江“十年禁渔”三大行动,持续开展长江经济带化工污染、“三磷”等专项整治,深入治理茫溪河等小流域污染,茫溪河流域水质从劣V类突破性改善为Ⅲ类。岷江干流监测点位单位捕捞量均值为19.82千克,比2022年上升283.2%,渔业资源恢复效果明显。
沙湾生态大道
转型治水——全力推动绿色化工、新型建材、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沿江化工企业“退岸入园”。聚焦生活方式转型,全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创新引领绿色发展,现代产业集群快速壮大,新动能新优势积极塑造发展。
安谷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建设
重拳治乱——今年以来,我市全力开展“千江万河”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排查整治河湖四乱问题点位12个,整改完成12个。严格执行《乐山市三江岸线保护条例》,全面加强房地产等“贴线”开发管控,全力推进岷江、大渡河、青衣江岸线保护,构筑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保护屏障。
记者:张清受访单位供图
来源:乐山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李天淼)